士君子
词语解释
士君子[ shì jūn zǐ ]
⒈ 周制,“士”指州长、党正,“君子”指卿、大夫和士。
⒉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。
⒊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。
⒋ 泛指读书人。
引证解释
⒈ 周 制,“士”指州长、党正,“君子”指卿、大夫和士。
引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:“乡人、士君子,尊於房中之间,宾主共之也。”
郑玄 注:“士,州长、党正也;君子谓卿、大夫、士也。”
⒉ 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。
引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而今天下之士君子,居处言语皆尚贤,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,莫知尚贤而使能,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小而不明於大也。”
⒊ 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。
引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有小人之辩者,有士君子之辩者,有圣人之辩者。不先虑,不早谋,发之而当,成文而类,居错迁徙,应变不穷,是圣人之辩者也;先虑之,早谋之,斯须之言而足听,文而致实,博而党正,是士君子之辩者也。”
汉 刘歆 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此乃有识者之所嘆慜,士君子之所嗟痛也!”
宋 王安石 《上皇帝万言书》:“文王 能陶冶天下之士,而使之皆有士君子之才,然后随其才之所有而官使之。”
⒋ 泛指读书人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,便先要骄傲妻子。妻子想做夫人,想不到手,便事事不遂心,吵闹起来。”
国语辞典
士君子[ shì jūn zǐ ]
⒈ 旧制士指州长、党正,君子指卿、大夫、士。故后以士君子称上流社会的人。
引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:「乡人士君子,尊于房中之间。」
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士,州长党正也;君子,谓卿大夫士也。」
⒉ 品德高尚而有学问的人。
引《文选·刘歆·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「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,士君子之所嗟痛也!」
分字解释
※ 士君子意思解释、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造句查询由读字典网汉语词典提供。
造句
1.士君子之涉世,於人不可轻为喜怒,喜怒轻,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;於物不可重为爱憎,爱憎重,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。
相关词语
- zhàn shì战士
- yā zǐ鸭子
- xiǎo huì zǐ小会子
- xiē zǐ些子
- zǐ mù子目
- zhǒng zi种子
- tù zǐ兔子
- zhū zǐ bǎi jiā诸子百家
- nǚ shì女士
- bái yī shì白衣士
- shí zǐ石子
- duì hé zǐ对合子
- shí èr zǐ十二子
- shuò shì硕士
- zǐ yī子衣
- yín huì zǐ银会子
- mǒu zǐ某子
-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
- zhèi xiē zǐ这些子
- shào nián zǐ少年子
- duì duì zǐ对对子
- rì zǐ日子
- qí shì骑士
- bǎi èr zǐ百二子
- chóng shēn zi重身子
- yuàn shì院士
- nán shì男士
- jūn zhǔ zhì君主制
- ruì shì瑞士
- wèi shì卫士
- xué zǐ学子
- zhuō zǐ桌子